犯罪嫌疑人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人。犯罪嫌疑人是特定的人,在刑事侦查中,犯罪嫌疑人有不在场证据的,可以排除嫌疑人的身份,对于没有找到身份或者不能确定具体身份的,不能成为犯罪嫌疑人。
一、犯罪嫌疑人是什么意思
犯罪嫌疑人又称嫌犯,罪嫌,指犯罪侦查机关的侦查对象或者被侦查线索初步确定的怀疑对象。犯罪嫌疑人必须是特定的人,对尚未找到的和身份未确定的犯罪实施者不能称为犯罪嫌疑人。在刑侦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可能被不在场证据和其他科学证据排除嫌疑。刑事侦查终结后受到刑事指控的犯罪嫌疑人称为刑事被告人。
二、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区别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不同的刑事诉讼阶段中的两种不同的称谓。
犯罪嫌疑人,是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的法律上的称谓。侦查阶段一般办案机关为公安机关,有些类型案件如贪污受贿案件等为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办案机关为检察机关。被告人,是在审判阶段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的法律上的称谓。办案机关为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是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后,才有的称谓,以前统称为被告人。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区分以人民检察院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为分界线。但要注意的是,在刑事自诉案件中没有犯罪嫌疑人的称谓,而统一称为被告人。
而罪犯,亦称犯罪人,犯人,是指被判决确定有罪而服刑役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已经批捕多长时间判刑?
1、公安机关逮捕以后应当进行侦察,时间一般为2个月,但是最长可以达到7个月(重大疑难等情况)
2、交由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个月,可以延长半个月,可以交公安机关补充侦察2次,每次1个月,但不得退回补充侦察2次。
3、进入法院审理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以延长半个月,重大疑难再延长一个月。(简易程序20天内审结。)
以上为一审程序
如果有一方对一审不服则需要进入二审程序。二审也是一般一个月,延长半个月,重大疑难再延长一个月。最后判决生效。
所以总共的最短时间为4个月,最长为15个半月。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犯罪嫌疑人是什么意思”的相关知识。犯罪嫌疑人是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的法律上的称谓。以检察院提起公诉为界点,检察院提起公诉之前为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之后则变为被告人。
审计风险犯罪嫌疑人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
航空法一、部门规章有没有溯及力一般情况下,地方规章和部门规章在各自领域...
审计风险一、侵权责任法过错原则包括侵权责任法过错原则包括以下含义:1 以...
收养登记重审或再审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确定死亡赔偿金时,对其起算时间存...
暂缓执行在诉讼离婚中,一旦一审法院判了离婚,当事人对法院判决结果不服的...
一、工程审计要点包含哪些内容工程审计要点包含的内容有:1 审计建...
婚姻修复咨询价格是多少?婚姻咨询费用大概是5000-10000元,具体如...
一、个人信托产品有哪些(一)遗嘱信托遗嘱信托是根据个人的遗嘱并在...
Copyright 2004-2022 fawu.com.cn 版权所有 邮箱:434 922 62@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3000331号-25 有害信息举报